苏州黉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当前所在位置:黉论首页 / 专家团队

专家团队:EXPERT GROUPS

Angus Macleod 教授
Angus Macleod博士在光学领域共发表过200多篇作品,其中包括The Film Optical Filters这本书,目前已经是第三版了。他是亚利桑那大学光学学科的名誉教授和Thin Film Center Inc的总裁。鉴于他在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卓越工作,获得了2004年Life for Thin Films的European Vac-uum Coaters奖项,2002年Nathaniel H Sugerman Memorial的SVC,1997年OSA的 Esther Hoffman Bel-ler奖章和1987年SPIE的金奖。他在全球讲授光学课程,现在已经超过200场。他还专门研究易于理解的教学技巧和逻辑思维,使得复杂的理论便于理解又避免过于简单化。
George Lawrence 教授
George Lawrence是美国AOR(Applied Optics Research)公司的总裁,是GLAD软件的创始人。他作为一个物理光学建模的领导性研究员20多年,并且作为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的副教授讲授Lens Design和光学建模课程。他在1980年获得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光学博士学位。
Frank Wyrowski 教授

Frank Wyrowski教授于1999年联合创立LightTrans International GmbH,并于2014年联合创立Wyrowski Photonics GmbH。2022年,他联合创立了北京罗迅科技有限公司,被公认为现代光学建模和设计软件进步的先驱。
Wyrowski教授研发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光学建模软件的精度和效率,其指导原则是在最大限度提高速度的同时达到所需的精度水平。这包括将从几何光学到物理光学的各种建模技术集成到一个平台中。这一核心概念是VirtualLab技术的基础,该技术已集成到VirtualLab Fusion软件中。在单个软件平台内连接交互性的建模技术的概念,使VirtualLab Fusion能够有效地解决当代光学和光子学中的一系列建模和设计挑战,例如多尺度光学仿真和设计,从而服务于越来越多的用户。
Wyrowski教授于1988年在德国University of Essen获得应用物理博士学位(Dr. rer. nat.),论文题目为《Digital Signal Encoding in Opt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2年,他以一篇专注于衍射光学和全息的论文获得了同一所大学的Dr. habil。后来,他加入了荷兰埃因霍温的飞利浦公司,在那里他从事激光材料加工,包括衍射光学和漫射器。1994年,他接管了Berlin Institute of Optics GmbH, Germany全息和衍射光学系的管理工作。1996年,他被任命为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y of Jena的技术物理学教授。他目前担任LightTrans International GmbH的总裁,自2024年4月起担任Wyrowski Photonics GmbH的CTO。
Wyrowski教授撰写了100多篇文章,涵盖光学建模和设计、衍射光学、全息、信息处理和半色调。他是《Diffractive Optics for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s》一书的联合编辑(与J.Turunen一起)。2004年,他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授予会士荣誉。2003年至2005年,他还担任SPIE董事成员。2013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Christopher Andrew Clark 总监
Essential Macleod软件的开发者之一,现担任美国Thin Film Center公司的研发总监。毕业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电子工程系,注册工程师。Chris Clark曾在布赖顿技术学院担任讲师职务,在各种系统(从雷达探测到光学检验)的计算机和软件开发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于1993年加入Thin Film Center。他主要负责Essential Macleod软件的开发工作。已在光学薄膜类的期刊上发表超过20篇论文。
Christian Hellmann 首席执行官
Christian Hellmann(1983年生于德国梅泽堡),大学就读于联合教育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2005年毕业,毕业论文为优化算法。在攻读双学位期间就职于Robert Bosch GmbH Reutlingen公司,该公司为汽车技术创新企业。
Christian Hellmann于2006年正式加入LightTrans GmbH,LightTrans公司在过去10年间一直致力于光学模拟和设计软件VirtualLab™的研发。2005/06的重新设计使得VirtualLab™成为市面上第一款场追迹软件。Christian Hellmann 自从2006年加入公司起即是VirtualLab™软件的主要研发者之一。其扎实的计算机专业背景,对于VirtualLab™软件的并行算法和高效的内存管理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其研究领域包括场追迹和光学设计方法,尤其擅长于照明领域。开发了超短脉冲模拟的高效的算法以及设计和微型光学系统的LED成形的仿真方法。除了技术方面的贡献,也从事设计了VirtualLab™软件易于使用和舒适的用户界面。
2011年,ChristianHellmann担任LightTrans公司副总裁一职至今。近期一直从事于照明系统的模拟设计的有效方法的研究和开发。此外,还与他人合作发表了系列关于程序和研究的论文。
Hagen Schweitzer 博士
Hagen Schweitzer博士,1974年10月5日出生于东德的Jena。他从1994年到1999年期间在德国Jena的Friedrich-Schiller大学学习物理,之后以‘波动光学系统设计’学位论文完成学习阶段。毕业以后,他有一年的时间,担任Friedrich-Schiller大学应用物理学院的科学助理。从1999年的学习开始,Hagen Schweitzer博士就已经担任在 Jena 的LightTrans GmbH公司顾问工作。而自2001年开始加入公司,而从2004~2009年间担任公司技术总监,这段时间内他负责光学系统的发展,包括:光束整形(shaping)、分光(splitting)以及光的漫射(diffusing)等等。
2001年-2009年在LightTrans GmbH主要负责开发LightTrans Virtuallab光学系统软件,例如:光束的整形,分束和扩散。同时,他也参与光学仿真软件LightTrans VirtualLab的研发。2009年LightTrans VirtualLab UG成立后,他就负责VirtualLab软件的营销工作。Hagen Schweitzer博士从2009年开始在该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同年他也在Jena Friedrich-Schiller大学完成博士论文:‘以高数值孔径来设计与分析激光束整形系统’
黄忠伟 教授
黄忠伟博士1978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随后负笈美国,先后于堪萨斯州立大学取得工业工程硕士,以及电机暨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并于1990年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电机暨计算机工成博士学位,主修电磁波绕射。其后短期任职于美国Vetronics公司担任软件设计工程师,主要任务为设计猫犬科动物心电图诊断程序。1991年始任职台湾科技大学电子系廿余年至今,目前为电子工程系专任教授,光电工程研究所合聘教授,并兼任色彩照明科技研究所所长。任职台湾科技大学期间,除教授光电相关专业课程达数十门,指导博硕士班学生毕业共80余人,与产业界关系密切,执行多项大型产学计划。其专长领域涵盖:成像与非成像光学模拟设计、照明设计、背光板设计、绕射组件光学、应用光电系统设计、自然导光系统与光学模拟分析、图像处理,光讯号处理、光通讯、光传感器、人因工程等等。近年研究发展重点在于自然光照明,在此项重点项目上已经发表近百篇的期刊及研讨会论文(主要为SCI 期刊及研讨会论文),目前担任国际SCI学术期刊Energy, Appied Optics, Opt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Display Technology审查委员,出版书籍6本,所申请与获得之专利件数达卅余项,智财权利区域包含台湾、中国大陆、日本、美国及欧盟等国家地区。黄博士近年更积极参与欧盟计划(EU FP-7),为两项欧盟计划分项主持人,包含有: 1. CETIEB (10国参与) (2011.10~2014.09) 2. EcoShopping (13国参与) (2013.10~2017.05)。此二欧盟计划的目标,在结合跨国环境能源专家,进行光应用于能源环境的优化。
李正中 教授
李正中博士1983年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 Optical Sciences Center, University of Arizona, USA,专长为薄膜光学、真空技术、薄膜制镀及测试、干涉光学、光学工程、光学薄膜与色彩显示等。从事高等教育三十余年,培育硕士生及博士生共约200位。发表国际学术期刊与会议论文500篇以上,为美国光学学会Fellow及国际光学工程会Fellow,曾经担任国际光学工程会Fellow遴选委员会委员,国际光学工程会Fellow遴选委员会主席,国际数种重要会议学术委员会之委员, 21种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审查员。着有中英文专书,其中之一的中文书“薄膜光学与镀膜技术” 于1999年出版,2012 年第7 版,该书于2002年被翻译成日文“光学薄膜と成膜技术”,2008年第四刷。近三十年来曾担任美国、日本及台湾数十家薄膜技术顾问,辅导数十家公司产业升级,技术移转数家公司,曾为其任职学校以外之产业界、研究单位及其他学校开授二至三天的短期培训课程68次。
姚多舜 老师
196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同年分配入伍到当时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所工作,1965年集体转业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零五研究所。担任过科研开发处处长,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导师。1968年参加研制的某军品指挥镜项目及1970年任编辑组副组长兼(下册)组长参加编制的《光学仪器设计手册》,两项目均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6年至2003年先后参加研制的多项军品项目,任项目组长,主任设计师,多次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不同奖项。1986年成功编制《双优选阻尼最小二乘法光学设计软件包》,1993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在〈光学学报〉上发表的《光学自动设计双优选阻尼最小二乘法》一文在国外引起一定反响,得到了著名英国帝国大学认可,该校用此优化方法编写的光学设计程序,收入到英国帝国大学程序库(Imperial College Version 15 lens design program)。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编写并不断完善了OCAD光学设计程序。该程序可适应我国光学行业各项相关技术标准,包含一些典型光学系统特别是各类变焦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自动设计,还可自动绘制光学系统图、棱镜图以及各类光学零件图纸,具有较强的自动绘图功能。担任项目组长及主任设计师参加研制的两个项目分别参加了国庆50周年和60周年首都阅兵。1999年被陕西省政府授予建国5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装备工作先进个人。
谭小地 教授
1984年获山东大学理学学士,1990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硕士,2001年获东京大学工学博士。2012年获批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光学理论教学、科研及产品开发工作。在光学信息处理、光信息存储、光学信息显示和光学测量等领域有着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经验。研究方向为信息光学,主要内容包括:波动光学、光学全息、光学测量、图像处理、图像加密、光学信息处理、光子晶体、液晶显示技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以及数值计算和计算机控制等。
曾在日本Sony公司任高级技术分析师(Senior Technology Analyst)、主任研究员(Distinguished Engineer)、光学技术经理(Optical Technology Manager),主持过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工作。担任面向全公司职员的“光电子学基础及应用”课程的教师。曾在日本Optware公司任高级工程师,主持开发过新型全息式存储光盘技术。为国际工程光学学会(SPIE)、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会员,以及国际学术会议的组委会成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索尼核心装置开发本部部门长赏1次。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特约论文和报告18篇)、合作著书1本、已公开专利9项。 社会兼职: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引智项目评审专家。
(注:排名顺序不分先后)
Copyright © 2016-2022 苏州黉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